第130章(第2/8页)
作者:~author~
只要择其善者而录之,太医院必然不会录取医术水平低下的太医。
因为秦念现在是在说大明皇帝多早逝。
倘若明帝的早逝真跟太医的医术有关,那就是他的设想又出了问题。
【秦念:考官是太医,考生中多为太医之后。换作你是考官, 你是优先录取自己及同僚的子弟, 还是录取民间医户?你会不会跟同僚抱团排挤走医术高明的太医, 以防自己是庸医的事实被揭露出来?】
明朝的太医当然不是世袭,但胜似世袭。
比如李时珍就是在治好楚王世子后,被楚王举荐给朝廷,被授予太医院判的职务。
结果当了一年太医就告归。
当然,这并不能证明他是被排挤走的。
秦念这段话也不是使用陈述句,而是用疑问句说出明朝太医选拔制度的漏洞。
【朱元璋:他们敢!】
朱元璋大怒。
太医的能力关乎皇帝性命,怎么会有人敢冒着诛九族的风险录用庸医?
【秦念:朱棣之后,寿命最长的明帝就是那个不肖子孙。或许正是因为他自学医术能给自己治病,才得以长寿。而这个不肖子孙之所以自学医术,应该是因为前三任皇帝都死于太医院的庸医。】
关于嘉靖皇帝是否自学医术才得以长寿、以及他为什么要自学医术,都属于秦念的猜测。
所以她谨慎地使用“或许”“应该”等推测词汇。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