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第3/9页)
作者:~author~
《明史》中“阴取宫人子为己子,即英宗也”,像极了将过错归咎妖妃的儒家叙事。
《明实录》对孙太后的记载与《明史》截然不同,描述的孙后与胡后情同姐妹,比如“上即大位,切胡氏为皇后,孙氏为贵妃。胡氏之疾,贵妃视之尤厚,故胡氏之退让,孙后之不居,皆其诚心云”。
两本史书秦念都不敢尽信。
但就算是孙太后争宠导致胡皇后被废,那也是朱瞻基对胡皇后无情。
要求妃嫔必须贤良淑德不得争宠,这不符合人性。
孙太后助朱祁镇复辟,下达颠倒黑白污蔑朱祁钰的诏书,这属于皇位之争。
土木堡之变,文武百官上奏“圣驾北狩,皇太子幼冲,国势危殆,人心汹涌。古云:国有长君,社稷之福,请定大计,以奠宗社”。
孙太后再怎么不情愿,也得批示“卿等奏国家大计,合允所请。其命郕王即皇帝位,礼部具仪,择日以闻。”
明朝之前的后宫干政,能够直接干涉军政大事、决定人事任免,算得上“临朝称制”,才需要负全责。
而明朝的太皇太后和太后只有给决策背书的权力,也就是只能点头摇头,不能自己决定政务,她们不需要为明朝的兴衰负主要责任。
朱元璋将朱祁镇废为庶人,朱瞻基时期的孙氏就算不被废后,成为太后的她也没有将朱祁镇录入玉牒的权力。
不过秦念还是会透露朱祁镇的生母是谁,以防误伤朱祁钰之母。
【朱元璋:是朕的疏忽。】
明堡宗……
朱元璋知道“堡”必然不是正常的庙号。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