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5/11页)
作者:~author~
【秦念:早在李治时期突厥就已复叛。二凤,你的羁縻之策对突厥的同化效果真就约等于零。】
【李世民:……】
说起突厥叛乱,秦念就想起有人指责武则天丢失大片领土。
至于突厥叛于唐高宗时期?
不管,那时唐高宗已经五十二岁,年老多病,武则天才是实权掌控者,肯定是武则天的过错。
要按这个逻辑,李治三十三岁就风疾,那他三十三岁后的政绩都得算是武则天的功绩。
总不能说功绩归唐高宗,过错归武则天吧?
唐高宗死前数月还在长安洛阳两都来回跑,怎么着也算不上神志不清。
何况突厥问题的本质,是唐太宗那“柔远人”的羁縻之策。
【秦念:当然,儒家不认为这是羁縻之策的过错,反而归咎于在突厥二十四州叛唐时,李治处决投降的突厥首领阿史那伏念,加剧突厥部落对唐朝的不信任,才致使两年后突厥几乎全境叛唐。】
【李治:……】
如今突厥还没有叛唐,李治并不知后事,只能保持沉默。
【武曌:可笑。难道儒家以为不杀阿史那伏念,突厥就不会再叛?那又是什么致使阿史那伏念叛唐?】
秦念给这位同事点赞。
看史书的记载,多认为是大唐先背信,致使突厥各部失去对唐朝的信任,后突厥汗国才得以崛起,迅速成为大唐的心腹大患。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