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3/11页)
作者:~author~
………
秦念知道扮演老年李隆基的同事为何这么自信。
天宝十二年, 因杨国忠屡次上奏安禄山必反,唐玄宗召安禄山进京,安禄山冒着极大风险觐见,来表现自己的忠诚。
56岁的李隆基处于开元二十八年。
这个时期忧国忧民的杜甫还在齐赵一带漫游,写下许多壮志豪情的诗句,可见当时的唐人多为生活富足。
开元盛世虽然是透支未来,但如果在巅峰时期就励精图治,确实有可能处理好节度使与土地兼并的隐患。
历史上李隆基在最适合改革的时期摆烂,沉溺享乐不问政事,最终酿成安史之乱。
【秦念:武曌,你现在是哪一年?】
此时太平公主正入朝觐见。
文武百官皆知储君已定。
【武曌:圣历元年。】
【秦念:你还有七年的寿数。】
“此后你就改名为李太平。”
早在让李显回京之时,武曌就已经放弃延续大周之念。
“儿臣遵诏。”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