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明月还是那轮明月,远山却不再是那座远山(第7/9页)
作者:向晚的歌
每天接待着形形色色的游客,勾娃带他们走过一个又一个的洞窟,给他们讲解洞窟的历史、壁画的故事,和他们一起感受敦煌的辉煌和苦难。看着他们着迷的神态,听着他们一个又一个离奇古怪的疑问,他感受到了各种复杂的思想碰撞带来的喜悦。只有在这时,他才能感受到生命的那种厚度带给自己的撞击,他享受这种撞击带给自己的惬意。
又是一个平常的午后,勾娃和往常一样下了班,换完了衣服,缓缓地行走在宕泉河畔。
干涸很久的宕泉河裸露着河底的岩石,那些岸边的蒿草被风推动着,在河床上滚来滚去,最后结成了一个大大的刺球。
杨树已经掉光了叶子,只剩光秃的枝丫刺向蔚蓝的苍穹,空气中没有了暖意,寒风开始肆虐起来。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一年又过去了。勾娃突然想起,自己已经好久没有回家了,因为自己离家太远,对父母的照顾也少了太多,上次回家的时候,父母都已经添了许多白发。
勾娃虽然工作繁忙,但是他也没有忘却生他养他的大洼山,没有忘记关心自己的父母,他想着等自己安定下来,一定要把父母安置过来。
勾娃发现敦煌这里有许多老家的人,都是以前移民安置过来的,他们有着和自己一样的语言,有着和自己一样的生活习惯,这让他很欣慰。要是自己的父母过来,能够听到自己老家的方言,吃到自己老家的饭菜,一定可以减少他们许多的寂寞和孤独。
细心的他还发现,敦煌是一个旅游城市,这里每年都有许多外地的游客光顾,他们来这里就要住宿,就要吃饭,有许多本地的人都在这里开起了民宿和饭馆,要是勤劳的父母能在这里办一家民宿餐馆,一定会有不错的收入。
勾娃想着,这次回家就要把这个想法和父母说出来,听听他们的意见,如果父母愿意,他就要把父母接过来,他们一起在敦煌生活,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地照顾父母,也可以让家里的生活有一个更好的改善。
入了冬,大洼山变得更加的寂寥。
一场大雪过后,大洼山上坐落的几户人家便更少出门了,大雪把村子严严实实地封了起来。早上,太阳懒懒地从东山坳里缓缓爬起来,升得很慢很慢,透过半空中丝丝缕缕的灰白色的云的缝隙,把它的光芒播洒在灰蒙蒙的天地之间。
三虎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早早地起床了,到了冬天,要做的事情比以前少了许多,家里种的地少了,要操持的家务也就少了。这两年,比起以前的日子,大家都清闲了不少,在闲下来的日子大家都和慢生活打上了交道。
越是空闲的日子,红梅对勾娃的思念就会变得更多。
到了变天的时候,就念叨勾娃有没有过冬的棉衣;到了吃饭的时候,就念叨勾娃有没有饭吃。平素的日子,红梅免不了埋怨三虎几句,为什么当初就不劝阻勾娃去那么远的地方。时间长了,三虎也习惯了红梅的埋怨,好像这已经是生活的一种常态了。
其实红梅说的,何尝又不是自己所想的呢?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