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排查与伪装(第2/2页)
作者:王文杰
“行,我知道了。” 吴建军转向刘姐,“刘姐,强子的调查情况怎么样?”
刘姐翻开笔记本,声音清晰:“吴队,我们查了户籍系统,哈江市叫‘强子’的,不管是大名带‘强’还是小名‘强子’,一共有 87 人。我们排除了年龄在 18 岁以下和 50 岁以上的,剩下 23 人,逐一核实他们的职业和近期活动。”
“其中 11 人有固定工作,比如在工厂上班、开出租车,能提供考勤记录;7 人是无业,但近期没有离开哈市的记录,也没有跟金店相关的关联;剩下 5 人,有 3 人在外地打工,2 人联系不上。我们还走访了福荣金店周边的小卖部、餐馆,问他们有没有见过一个叫‘强子’的,但商户要么说没印象,要么说见过但记不清长相,没法提供照片或具体特征。”
“但如果金店那个登记的人用的是外号,那我们的调查就毫无意义。”
刘姐合上笔记本,语气带着点歉意:“目前来看,强子这条线也卡壳了 ,主要是金店老板没登记员工信息,我们没有任何身份凭证,只能靠口头描述排查,难度太大。”
吴建军没说话,又拿起一根烟,老张赶紧递过来打火机,火苗亮起时,映出他眼底的疲惫。
他吸了口烟,缓缓吐出烟圈:“车辆和强子都没进展,咱们再说说硫磺厂的事 , 上午我跟老张、马婷婷去了昌盛硫磺厂,情况有点复杂。”
他把昌盛硫磺厂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厂长刘会涛的穿着打扮、办公室里的红酒雪茄、额头的冷汗,工人拒不配合,账单上的 “非正常销售收入”。
“可以说,目前刘会涛有问题,他的硫磺厂也有问题。
“老张,你补充下技术层面的情况。” 吴建军看向老张,老张推了推眼镜:“我们在昌盛厂取了硫磺样本,跟爆炸案现场的炸药残渣对比,成分能对上。”
“都是工业级硫磺,含硫量 98% 以上。但光凭成分对不上没用,哈江市的硫磺厂就两家,红星厂已经排除了,昌盛厂是唯一的可能,但他们的手续没问题,我们没法直接抓人。”
“那怎么办? 坐在后排的一个年轻警员忍不住问。
吴建军放下烟,眼神变得坚定:“我已经跟便衣支队的老周沟通过了,老周,你跟大家说下部署。”
便衣支队的老周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头发有点花白,穿着黑色夹克,他清了清嗓子回答道:“我们计划派两个便衣,伪装成外地来的采购商,去昌盛厂洽谈硫磺采购,观察他们的实际生产和运输情况。”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