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铁笛与铁叫子(第2/2页)
作者:念春祈凤临
回到水浒的世界,马麟与乐和的对比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在暴力当道的时代,艺术只有两条路——要么死亡,要么臣服。
马麟选择了艺术家的死亡。他不再吹笛,接受了自己作为工匠的身份。这种选择看似悲壮,实则是对艺术本质的背叛——因为艺术从来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存在方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即使在做工头时也能在心中吹奏笛声。
乐和选择了艺术的臣服。他让音乐成为权力的装饰品,用才华换取安稳。这种选择看似明智,实则是对艺术价值的消解——当艺术完全沦为工具,它就不再是艺术,而只是一种技巧。
值得注意的是,梁山对这两种选择都持默许态度。它不关心马麟的笛声为何消失,也不在意乐和的音乐失去了灵魂。在这个以实用为最高准则的体系中,艺术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它的用处。
马麟与乐和的故事,在今天这个看似重视艺术、实则经常误解艺术的时代,显得格外警醒。
我们生活在艺术最受推崇也最被异化的时代。艺术成为投资品、装饰品、社交工具,唯独很少成为它自己。在这个环境中,每个创作者都面临着马麟与乐和的选择:是坚持纯粹而冒险被边缘化,还是拥抱商业而可能迷失自我?
但现代社会的多元性,或许提供了第三条道路。今天的艺术家可以既不像马麟那样彻底沉默,也不像乐和那样完全顺从。他们可以在保持艺术品格的同时找到观众,在拒绝彻底商业化的情况下获得认可。
这条中间道路的核心在于:艺术不必在纯粹与实用之间二选一,而是可以在保持本质的同时找到与世界的对话方式。真正的艺术既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曲意逢迎,而是一种独立的表达,在与他者的相遇中完成自身的意义。
铁笛仙马麟与铁叫子乐和,这两个几乎被遗忘的梁山人物,用他们不同的沦陷方式,为我们标示出艺术在现实中的危险与可能。他们的故事提醒我们:在这个工具理性盛行的时代,守护艺术就是守护人性的丰富与复杂;而真正的艺术生存,既需要马麟的坚持,也需要乐和的智慧,更需要超越二者的勇气。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