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南征谋划(第2/3页)
作者:龙小二
这是一幅与当下主流地图风格迥异的地图!它并非完全写意,而是更加注重山川河流的走向、相对位置和地势高低。图上以粗线标注了数条疑似主要河流(如后来的西江、红水河等),用深浅不一的绿色晕染表示森林覆盖范围,以特殊的符号标记出疑似瘴气弥漫的沼泽、湿地区域,甚至还粗略地勾勒出了海岸线!
“此图乃儿臣综合各方见闻、古籍记载,并加以推演绘制而成,虽不尽精确,然大致地形,或可供参详。”赢昊拿起一根细长的木棍,指向地图,“父皇,诸位大人请看。”
他的木棍沿着一条蜿蜒的“河流”移动:“百越之地,核心在于此片水网纵横区域。其地山高林密,绝非北疆草原般一马平川。我军若深入,最大之敌,并非越人刀箭,而是三者:一为‘地形’,山岭阻隔,行军艰难,辎重转运尤为不易;二为‘瘴疠’,丛林之中,多有毒虫疫气,北兵不耐,极易引发瘟疫,非战斗减员恐远超战损;三为‘补给’,路途遥远,河道虽可利用,然逆流而上,速度缓慢,陆路更是难行,粮道漫长,易被袭扰。”
他结合地图,将任嚣、赵佗担忧的问题具体化、可视化地展现在了所有人面前。
屠睢看着那错综复杂的地图,眉头紧锁,但依旧不服:“即便如此,我大秦锐士,何惧艰险?一力破万法!”
赢昊转向他,语气平和却坚定:“屠将军勇武,儿臣佩服。然,将军可知,于丛林之中,重甲利刃,有时反不如轻便皮甲与短兵灵活?大队人马,在狭窄山道上,如何展开?若越人凭险据守,或利用熟悉地形不断袭扰,我军空有雷霆之力,却如重拳击絮,难以着力,反而会陷入泥潭,师老兵疲。”
他顿了顿,提出自己的建议:“故儿臣以为,南征之策,当以任将军、赵将军‘稳妥’之策为基,辅以诸多准备。其一,大军需多备舟船,充分利用水道运输兵员、粮草,减少陆路跋涉之苦。其二,需携带大量防治瘴疠之药材,并严令将士注意饮水、饮食卫生。其三,战术上,当以精锐小队为先导,侦察地形,建立据点,步步为营,如同修路筑基,不可贪快。其四,正如赵将军所言,需注重分化瓦解,以利诱之,以威服之,减少抵抗。”
他最后总结道:“南征非一日之功,欲真正将百越纳入版图,需有长久经营之准备。或许初期进展缓慢,然根基牢固,后方无忧,方可最终竟全功。”
赢昊一番结合地图的详尽分析,条理清晰,利弊分明,既指出了困难,也提出了具体的应对之策,远比空泛的“速胜”或“稳妥”更有说服力。
殿内一时寂静。任嚣、赵佗看向赢昊的目光充满了惊异与赞赏,他们没想到这位以“奇技”闻名的公子,对军事地理竟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屠睢虽然仍心有不甘,但看着那复杂的地图,听着赢昊言之凿凿的分析,气势也不由得弱了几分。
李斯捻须沉思,冯去疾微微颔首,显然都在认真考量赢昊的建议。
高踞御座的嬴政,目光在那幅与众不同的地图和侃侃而谈的儿子身上来回扫视,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难以言喻的光芒。他看到了赢昊超越年龄的缜密与远见。
“子乐所言,颇有见地。”始皇终于缓缓开口,一锤定音,“南征之事,确不可操之过急。便依此议,以稳妥为主,充分准备。屠睢、任嚣、赵佗!”
“臣在!”三位将领齐声应道。
“朕命尔等共同筹备南征事宜!任嚣、赵佗主导进军方略,多备舟船药材,稳扎稳打!屠睢负责前军攻坚,然需听从整体调度,不可冒进!”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