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章 草原势力格局,蒙古高原(第3/7页)
作者:霸皇盖世
至于曾经的匈奴帝国,他们自南北分裂后,北匈奴的日子真是一日不如一日,先是被新崛起的鲜卑打得多次大败,北匈奴内部开始爆发严重内乱。
名将窦宪看准时机,统率大军进攻北匈奴,一直打到燕然山,全歼了北单于主力,史称:“勒石燕然”。
这一战,彻底打垮了北匈奴,使其脱离了蒙古高原,往西远遁至阿尔泰山。
两年后,东汉名将耿夔再次出击阿尔泰山,大败北匈奴军。
此后,北匈奴大部分西迁至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国,少部分继续向北到了蒙古高原的中北部,不再与大汉王朝的边境接壤。
不过,选择留在蒙古高原上的北匈奴残余部落已经非常弱小,只能苟延残喘而已,直到石勒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便重新回到了自己的祖地,成为石勒的基本盘。
虽然这些年,他们有着长生天的扶持,但作为底蕴几乎消耗殆尽的族群,就能发展出多少人,不过对于当时的石勒来说,依然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至于丁零部落,是中国史料中出现的较早的一个族群。
最早在《山海经》一书中就提到了丁零。
在《山海经·海内经》中,记载有“北海之内……有钉灵之国,其民从膝下有毛,马蹄善走”这一段。
现代一些学者通过分析认为,商周时期的“鬼方”族群和丁零可能有一定的关系,因为两者活动的地域有重叠,鬼方可能就是丁零的前身。
到了秦汉时期,丁零人主要生活在今天的西伯利亚南部和蒙古草原,位于匈奴北部。
公元前209年,匈奴单于冒顿统一各部,迅速崛起并征服了丁零,丁零成为匈奴的附属部落。
匈奴对丁零采取了不同的控制策略,部分丁零部落被完全消解,丁零人沦为匈奴贵族的奴隶,而西伯利亚南部的丁零部落则相对保持独立,继续由原来的酋长统治。
然而,这种平静并未持续太久。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