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这是好事(第3/4页)
作者:独家收藏
流民安置的经历、货运行的见闻,毕竟局限于白州一地,而且多是基层视角。对于朝廷最新的动向、高层官员的施政思路,他几乎一无所知。
“信息滞后啊……”徐章喃喃自语。
他想起了之前看到的关于漕运改制的邸报抄件,那还是韩铮不知从哪儿弄来的旧闻。
朝廷最新的诏令、巡抚衙门接到的公文,这些才能真正反映当下的政策风向和朝廷关注的重点。
自己若不能及时掌握这些,写出来的策论,终究是慢人一步。
这天,他正在书坊后院核对新到的一批书,州学里一个相熟的杂役找了过来,递给他一份盖着巡抚衙门学政司印信的文书。
徐章有些疑惑地打开一看,竟是份正式的邀请函。
上面说,为“集思广益,沟通官民”,巡抚衙门特设“青年才俊咨议堂”,定期邀请州学及民间有识见的年轻学子,就地方治理各项事务提供建议。他被列在首批受邀名单之内。
韩铮凑过来看了一眼问道:“这是什么意思?请你们这些秀才去衙门里坐而论道?”
刘槿安倒是看得明白些,说道:“怕是上回徐兄那篇关于粮价的策论入了学政甚至巡抚大人的眼,觉得年轻人有些想法,想给个常设的说话渠道。这是好事啊徐兄!”
徐章捏着那份文书,这确实是个新奇的体验,直接对着衙门官员提建议,跟他自己在文社里写策论、或者跟同窗讨论,完全是两回事。
首次咨议堂会议设在巡抚衙门西侧的一间偏厅里。
到场的有七八个年轻人,除了徐章,还有两位是州学里以诗赋闻名的才子,另外几个看着面生。
听介绍是来自州内其他县学的优秀生员,甚至还有一位是在本地经商、却喜好读书论事的年轻商贾,主持的是学政司的一位老夫子,态度很和气,让大家不必拘束。
第一次开会,话题比较泛,主要是听听各位学子对白州文教、农桑之事的看法。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