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了如指掌(第2/4页)
作者:独家收藏
文章中数据详实,方案可行,连各河道水情差异、不同季节运输效率都考虑在内。这些都是货运行实际运作中积累的经验,绝非闭门造车能得。
三场考毕,考生们走出考场时个个面色凝重。就连刘槿安都摇着头说:“这严学政名不虚传,诗赋题目太难,我用了四个典,自己读着都觉生硬。”
五日后放榜,州学明伦堂前挤满了人。徐章挤在人群中,先看到诗赋榜,他排在第七,不算顶尖,但已在中上之列。
令他意外的是,榜旁还贴了学政的亲笔评语,在他名字后面赫然写着:“进步显著,已具风骨,用典精当,气韵沉雄。”
刘槿安挤过来,说道:“可以啊徐兄,严学政是出了名的吝于夸奖,能得他‘气韵沉雄’四字评价,你这几个月《文选》没白读!”
更让人吃惊的是策论榜,徐章竟得了优等,排名第三。要知道,在严学政主持下,能得优等的不过五人。
众人正在议论,忽听堂内鸣钟三响。严学政缓步走出,众人立即肃静。
学政先照常点评了此次考试的整体情况,说到诗赋时,特意提到了徐章:“诗赋之道,非徒华丽精巧。本次试题‘秦镜高悬’,诸生多用典而失于生硬,或求工而流于浮泛。
唯徐章等数人,能化典入诗,气韵贯通。尤其徐章,闻其苦读《昭明文选》数月,进步显著,可见功夫不负有心人。”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提到策论。
“然科举取士,终究要经世致用。本次策论漕运一题,诸生多空谈仁义,或泛泛而谈,不切实际。独徐章一文,数据详实,方案具体,非深究实务者不能为。”
严学政目光扫过众人,说道:“本官阅卷多年,见多了寻章摘句、空谈义理之辈。
如徐章这般,既肯下功夫钻研学问,又能务本求实、关切时务者,殊为难得。望诸生以此为鉴,不做浮华之士,而求务实之道。”
这番话一出,满堂皆惊。学政当众如此表扬一个生员,在白州州学已是多年未见。
徐章站在原地,感觉无数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有羡慕,有敬佩,也有几分不易察觉的嫉妒。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