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尾声(第3/5页)
作者:一源LL
“快看,2045年的地球人没有消灭虹吸兽,而是在对它们实施水份反向转化改造技术!”俞浮指着固沙藤的根系欢呼,“藤脉里加入了磁晶簇生物酶的改良成分,能高效锁住水份。”
柏竟帆调出该地球的技术日志全息屏,2045年的实验记录清晰可见:“利用虹吸兽神经纤维的吸水特性,提取无害磁晶注入固沙植物,配合治理塔的风力干扰,成功实现‘沙暴消解-水分留存-植被扎根’的闭环。”
日志旁的能量监测曲线呈平稳上升趋势——治理塔的能源来自于太阳与风,完全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没有出现“无中生有”的熵减异常。
柏竟帆又留意到了治理塔的共振频率参数,与2030年他和苏南斌等人在实验室透视解剖黑石所用的频率完全一致,记录人是鲁向波教授。
“数据是采集自历史研究的成果,2045年的地球科学家没有提前获取未来信息,而是通过黑石解剖拓扑图自主推导出了专属于他们的治理方式。”
俞浮也赞许的点头:“这的确是规避因果悖论的关键,所有防止自然界沙漠化的技术,都源于2030年已有的理论基础。”
时间线快进到2080年,影像中的场景让二人轻声惊叹。
他们眼中的申都沙漠真的变成了成片的绿洲,地下科学城的农场技术被全面应用到沙化管理中——当年为躲避沙暴而建的地下无土栽培系统,如今被改造成“地表生态改良站”,科学家将农场里培育的“菌根网络”接种到固沙藤根系,这些真菌能分解沙漠中的硫化物,转化为植物所需的养分。
空中掠过几架无人播种机,撒下的草种落地后,在充足地下水的滋养下,三天内便冒出了嫩芽。
“听浪水文科考联盟的专家们,把地下的生存经验搬到了地上,”柏竟帆的话语里带着感慨,“没有违背生态演化规律,而是循序渐进的进行改造。”
“我们来看看第二个关键时间节点,从2100年开始启动的虹吸井填埋工程。”俞浮将影像切换到东海沿岸,聚焦在雾淞口。曾经的巨型虹吸井旁,停放数十台“量子共振填埋机”,每一台机器都在轰鸣作业,却见不到操作员。柏竟帆看向操作舱,脑机接口绿光频闪,说明这些重型机械是由操作员在脑机舱通过元宇宙模型控制的。
机器顶端的共振发生器发出的是与黑石空洞同源的频率,虹吸井下方一块块黑石在共振中停止吸水,且构成它们的分子结构发生逆向转变,正神奇的将吸入的水份反“吐”出来,成为灌溉固沙植物的“中坚力量”。
农耕机器人将混合了固沙藤种子与改良沙浆的填充物倒入一道道开裂的虹吸井中,填充物接触空气后快速凝固,形成致密的“生态层”。
日志显示,这项技术源于2035年某农业科学团队研发的先进技术,未引入任何未来科技,完全符合因果闭环。
“他们没有强行摧毁虹吸井,而是用共振原理让其‘自然凋亡’,”俞浮赞叹道:“填充物里的种子后来生长成沿海防护林,彻底阻断了黑石再次滋长成虹吸兽的可能。”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