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邓艾休走!(第2/7页)
作者:半城流烟
只是对于总兵力只有十万左右的蜀国而言,损失五千精锐就算不会动摇国本,也绝对算得上是伤筋动骨。
这种纯粹送死,毫无成功可能的计策,诸葛亮又怎么会答应?
很多人之所以认为这个计策有可能成功,大概率是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因为在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之中说了这么一段话: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诸葛亮)非无谋,只怕有失,不肯弄险,必然军出斜谷,来取郿城也。
因为演义中司马懿所说之言与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相同,因此才会让很多人误以为这个计策能够成功。
事实上却很扯淡,夺街亭的是张郃,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司马懿根本没有出现在雍凉战场,两人首次交锋发生在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之中。
总而言之,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纯属扯淡,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性。
再看看邓艾偷渡阴平。
很多人误以为邓艾偷渡的地方就是子午谷,其实大错特错。
阴平不是一座城池,也不是一条道路,而是一个郡,叫做阴平郡。
汉末之时阴平郡还叫阴平道,归属广汉属国管辖。
这里先解释一下道、属国与县、郡之间的关系,道与县平级,属国与郡平级,之所以称呼不同,可以参考现在行政划分之中的民族自治区。
阴平道,就相当于东汉时期的少数民族自治市,广汉属国就类似于东汉时期的少数民族自治省,这些区域基本都是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土地荒芜而且地广人稀。
阴平道虽然在三国时期被改名为阴平郡,却仍旧改变不了这里乃是胡人居住区域的事实。
汉人名义上对这里有统辖权,实际上很难管到这些地方。
所以说,邓艾偷渡阴平,说白了就是从少数民族居住的区域绕道攻打成都,被发现的可能性非常小,因为汉人政权基本都将这些当做附庸。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