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起兵(第4/6页)
作者:猫的碎玻璃
兵分两路,一边是水师突袭,由副将陈氏领兵,战船沿运河北上,直逼津门,切断朝廷漕运;一边由萧应婳亲率骑兵迂回,从青州疾驰,欲绕开重兵防线,直扑京畿。
东海文士连夜抄写了千份檄文,由快马分送各州郡,张贴于城门、市集。一份被撕去,便再张贴;人虽被捕,檄文内容已被孩童举着传遍了大街小巷。
“母后德配天地,母仪万方,天下万民,有目共睹。今皇帝听信谗佞,宠妾灭妻,构陷中宫,幽禁贤后,竟致其遭废黜之辱!”
“我虽年幼,亦知孝义。母冤不雪,何以为人?君父失道,当正其过,今率义师入京,非为谋逆,实为清君侧、正纲常。但诛奸佞,不伤百姓;唯问昏君,不累无辜。”
“皇帝不察忠奸,不辨是非,致使六宫寒心,天下扼腕。天命昭昭,岂容昏暴?愿四海英豪,共襄义举,还我母后清白,复我朝纲朗朗!檄文到日,望风响应!”
檄文从东南向北传去,最先响应的却不是距离最近的地方,而是最远处的北疆。
镇国大将军江书祺举兵相应,征讨檄文自北向南分发,与东南形成呼应之势。
“臣江书祺,北疆戍边十载,铁甲染血,白骨铺路,自问无愧于君,然陛下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我江家老父江远亭,为官鞠躬尽瘁,从未得一声民怨、一道弹劾,竟无故被贬为庶人。父母年逾花甲,被流放瘴疠之地;舍妹无端被废,冷宫之中被赐鸩酒。陛下刻薄寡恩至此,令忠臣寒心,将士齿冷!”
“今闻镇海大将军举义师,清君侧,江某愿率北疆三十万铁骑响应。檄文所至,凡有血性者,当共襄义举!”
江书祺的发难早在萧景明的预料之内,南北合力的兵势对如今得了方家助力的他而言,也不算难以招架。
唯一出乎他意料的是,萧应婳起兵这样快,两者是由江书祺追随萧应婳,而非萧应婳应和江书祺。
因此起兵的理由也并非他原本的预想。
为母雪冤?确实是个孝义昭彰的好理由。
然而既然要用这至纯至孝的名头,若他以沈皇后的性命相逼,她这个孝女该如何选择呢?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