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星阶履印,灯火长明(整本完)
作者:蜀北布衣
序章:青石台阶上的重量
苍州市文化局党委会议室。红木长桌光可鉴人,党徽高悬。窗外梧桐新绿,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面投下明暗交错的条纹,如同无声的阶梯。刘彬局长端坐主位,指尖无意识地轻叩桌面,发出沉稳的笃笃声。杜涛坐在他左侧,目光沉静。非遗保护中心的骨干们分坐两侧,空气里弥漫着述职前的微灼气息。
会议室厚重的木门被推开。艾玲走了进来。她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藏青色西装套裙,长发一丝不苟地绾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修长的脖颈。手中没有文件夹,只有一枚轻薄的平板电脑。她的脚步落在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清晰而坚定的回响,每一步都像踩在时间的刻度上。
“刘局,杜主任,各位委员,”艾玲的声音清亮平稳,目光扫过全场,“我汇报非遗保护科阶段性工作。”
述职:数据经纬里的文明疆域
平板电脑连接投影,光幕亮起。没有花哨的PPT动画,只有简洁有力的数据图表与实景照片交织的视觉矩阵。
板块一:传承人星图——守护活态基因库
屏幕切换至一张动态热力地图,苍州全域非遗项目分布如星罗棋布。艾玲指尖轻划,局部放大:
“截至本季度,全市新增认定区县级非遗传承人47人,其中35岁以下占比提升至28%。”一张张年轻面孔的特写闪过:青川薅草锣鼓队的阿强在田埂教孩子打鼓,射箭提阳戏少年班的秦晓玥手捧傩面,麻柳刺绣工作室的赵清禾在染缸前记录PH值。
“但危机犹存。”画面切至柱状图,“70岁以上传承人占比仍高达41%。”一张布满老年斑的手握着刻刀的特写定格——那是秦学礼在雕刻傩面。“抢救性记录工程已完成97%,但活态传承压力巨大。”她点开一段视频:周阿婆在病床上,用枯瘦的手指在空气中虚划针法,李秋霞含泪记录。数据标注:“口述影像档案新增1200分钟,濒危技法令牌(注:指核心技艺)移交完成率100%。”
板块二:声浪破圈——非遗的当代叙事
屏幕转为社交媒体数据流瀑布图。“‘非遗破壁行动’全网曝光量超3.2亿次。”艾玲调出案例:
张冬梅直播间:观众实时参与麻柳刺绣“纹样解谜”,在线破译古傩戏符号,峰值在线82万人。弹幕关键词云显示:“神秘”“想学”“震撼”。
李想团队《纹样基因库》APP:用户扫描家中老绣片,AI自动生成家族纹样树。后台数据:日均激活1.4万次,生成“家纹”超8000份。一张用户留言截图:“奶奶的嫁衣活了!她说这是她埋了半辈子的乡愁。”
高校联动:雷震岳的“傩腔粒子音乐节”门票3秒售罄;林茵的“草木染化学公开课”直播吸引7万高校生在线提问。艾玲强调:“非遗正从‘被展示’转向‘被参与’,年轻群体成为传播主力军。”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