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鼓点寻幽,星钥启陵(第7/8页)
作者:蜀北布衣
电话那头,刘彬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杜涛!确定吗?!好!我马上协调!你们注意安全!原地待命!支援最快速度赶到!”
挂断电话,杜涛环视着这座在鼓声中苏醒的千年圣殿。头灯的光芒下,祭坛上“锣鼓王”的石像仿佛正俯视着他们,那高举的石槌,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古老文明的辉煌与信仰。赵雪梅抚摸着冰冷的石鼓,泪水无声滑落。何欢则痴痴地望着穹顶的星图,仿佛在那流转的星光中,看到了穿越时空的生命律动,心中积郁的阴霾被这宏大的文明图景悄然驱散。
李想的镜头,艾玲的笔,王秀芬的尺,阿强的警戒,赵清禾好奇而敬畏的目光,何欢释然
的侧脸,赵雪梅颤抖的背影,杜涛沉稳的指挥……共同构成了一幅在千年遗迹前,现代守护者与古老文明对话的震撼画面。
曙光破晓:星火长明的文明印记
数日后,《苍州日报》文化版头条,刊发了艾玲执笔的长篇通讯,标题厚重而充满力量:
《鼓点唤醒千年心跳——青川云盘岭发现古羌族“锣鼓王”祭祀圣地始末》
文章没有渲染猎奇的“宝藏”,而是以严谨的笔触、深厚的情感和宏大的视野,详细记述了事件全过程:
从网络谣言的喧嚣与非遗保护的困境切入;
到杜涛团队基于对“锣鼓密语”文化基因的深刻理解与赵德山手稿的指引;
再到月夜鼓声叩开千年地户的震撼瞬间;
最后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圣地内石鼓阵列、骨片乐悬、青铜礼器、雷击木鼓槌、星图穹顶等无价之宝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
文章结尾,艾玲深情写道:
“……当赵雪梅的鼓槌敲响那沉睡千年的密语节奏,唤醒的并非黄金的幻梦,而是一个古老族群敬畏天地、礼赞生命、以鼓乐沟通神灵的灵魂圣殿。石鼓上的凹槽,是凝固的节拍;骨片上的孔洞,是风吟的音符;穹顶的星图,是先民仰望的苍穹;雷击木的纹理,是信仰淬炼的印记。这里没有世俗的宝藏,却蕴藏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一颗璀璨夺目的精神明珠——那是用鼓点铭刻的生存智慧,用星图导航的精神家园,是穿越时空、至今仍在华夏血脉中搏动的——文明的心跳。”
报道一经刊发,引发巨大轰动。谣言不攻自破,取而代之的是对古羌族文化、对青川薅草锣鼓、对非遗保护工作者深深的敬意。青川镇,这个曾经险些因“宝藏”谣言而陷入混乱的小镇,如今成为了文化探索与精神朝圣的新热点。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