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GonewiththeWind(第3/3页)
作者:民国沪语广播
“不怕侬笑话,阿拉现在一个月头,甚至廿几天就拍一部,为了快,尽量用特写镜头,背景要么模糊,要么一片墨擦黑,这样就省了搭布景的钱,省了外面勘景的流程。”胡导对眼下电影界的做法也不买账。
“但是现在多数是历史片、古装片,要省钞票,拍时装片不是更省?”小汤不解。
“要应付审查啊!‘怕在上海这复杂的城市中,公映之时,有伤若干邦国的情感。’时装片多少危险,这不好讲,那不好讲,审查通不过,赚不着钞票,最麻烦额是,要改台词,要重拍、补镜头,有辰光东剪西剪,剧情也对不上!”
“侬讲我拍噶许多电影,隔五十年一百年之后,有人想得起我伐?哪怕记得一个角色、一句台词?”倪飞飞笑笑,眼睛望到窗外,沪光影戏院门口挂起元旦新片《葛嫩娘》的巨幅海报,顾兰君穿着铠甲,正要拔出佩剑,英姿飒爽,海报上几个大字:“明末侠妓殉国,长留千古遗恨。咬紧牙根、握紧拳头、重要关头、勿皱眉头!”
“国片的成本低,但是一样有人看,虾有虾路,蟹有蟹路,资金回笼快,又逼着拍下一部,恶性循环。”卢刚喝了一口麦乳精,“就像阿拉老早做毛巾,已经老便宜了,再便宜只能牺牲质量,不耐用。但是有额厂家还是在成本上做文章,反正便宜,卖出去算数,斩一个是一个,要么不吸水,要么用几个月头就烂了,人家一样有销路。买的人自家晓得,一分价钿一分货,讨便宜货,要求覅太高,差不多就算了。”
“我还是认牌子,三角牌,我用到现在!”倪飞飞讲。
“假冒三角牌也有额呀。阿拉自家捉特多少!举报也没用,市场乱,没人管。”卢刚想起三友实业社最风光额日脚,不愁销路,只需打假,“现在好了,转行了,毛巾生意还是拨日本人抢回去。”
四个人嘎讪胡到深夜,窗外已飘起雪花。
沪光、金城、新光三家专映第一轮国产片的电影院,分别挂出新年鉅片的海报——《葛嫩娘》《费贞娥刺虎》《白蛇传》,等于是顾兰君、陈云裳、陈燕燕打对台。不过除了《葛嫩娘》是华成影业拍的,后两部侪是中联影业拍的。
全部古装片,逃避现实!胡导开着伊额雪铁龙,从爱多亚路的沪光,兜到贵州路上的新光和金城,再往北,过苏州河,就出孤岛了,副驾驶座上的倪飞飞心想,还有一天,一九三零年代就要结束了。1940年会好伐?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