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大结局(第4/11页)
作者:米花白
姜满城认真地听着,还偷摸拿出在羊城淘换到的对岸的时尚杂志,神神秘秘地说:“小楠,你看看这些书,按照上面的样式买,行不行?”牛仔裤他能接受,可书上有些衣服还是太前卫了,姜满城也不确定行不行。
姜楠看着那一页页彩照,惊喜极了,忙拿过一本翻起来:“行,当然行了!爸,港台那边的流行,一般会比内地早上一两年。这些杂志上的搭配不会过时,你和我妈就照着这个买,不会赔本儿的。”
她翻了几页,越看越喜欢。要么说时尚是个圈儿呢,如今看这些搭配,有些看着土,但有些还是很好看的,十分的经典。姜楠看了一会儿,问姜满城:“爸,您以后就卖衣服了?”
姜满城笑:“怎么会,当初爸调到建筑队,为了什么的?还不是为了以后能盖房子卖房子?放心,如今经济好了,大家有钱肯定想吃得好、穿得好,更重要的是,还得住得好。房子是国人的执念,早晚能自由买卖的。到那时候,我就进军地产业!不过那是个烧钱的行业,这不是得事先积累资本嘛。咱们不急,先赚钱总不是错的。”
姜楠点点头,见她爸有计划,也就没再说话。
这批牛仔裤卖得十分顺利,姜满城和陈金花先后在东单、后海等地摆摊。姜满城的花样多,从羊城带来了最流行的磁带,一边儿放歌曲一边卖牛仔裤,整个市场都没他这里热闹。不到一周的时间,第一批牛仔裤全部卖光。事后统计,利润翻倍赚还多。陈金花跟打了鸡血一样,一晚上都没睡着,第二日一早起来,就嚷着再去羊城订货。
姜满城也没想到这么顺利,立马投入卖衣服的事业中。两人简单收拾收拾,匆忙又去了羊城。这次连本带利全部投入,进的还是牛仔裤,只是这次多了搭配的花衬衫和T恤。
京城的市场这么大,就是再卖两三次,都能卖完,而且这次他们有了新货,什么都不用愁。
熟能生巧,第二次去羊城,最花时间的其实是来回的火车。此时还是绿皮火车呢,慢得很,全程差不多要四十个小时。到了羊城去酒店歇一晚,第二天直奔老地方进货,一天就搞定,来回差不多七天,再次回到京城。
此时,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其他卖牛仔裤的摊位,不过两人的出货速度还是最快的。
一是姜满城嘴甜,两人又是京城第一批卖牛仔裤的,经常逛街的人都有印象,第二呢,两人的裤子质量好,还有搭配的花衬衫,样式也多,客源倒是一直不错。这次花了十二天的时间,把货全卖完了。
此时已经是八月末,印象中的八三年严打,也正式开始了。姜满城和陈金花收好摊子,支着自行车,听到喇叭里传出“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声音。夫妻俩对视一眼,练摊生涯,估计得暂时结束了。
姜楠和周知行很快地忙起来,姜茶三人开学后,两人忙到直接住在了公安局,十天半个月的不着家。姜满城和陈金花也不能外出了,留下来和文大妈一起,专职照顾三个孩子。
不是没听过邻居的闲话,其实说起来,从两人摆摊儿那天起,闲话就没断过,如今不能摆摊儿了,那闲话更是说到了明面儿上。这个说两口子这么大年纪了还瞎折腾,给子女丢人。那个指桑骂槐,对着自家闺女说做人不能见钱眼开,得保持心性安贫乐道。衣服都不知道穿了多久,洗得发白,却清高的不行,瞧不起两人摆摊做个体户。
也有那眼红的,偷摸打听两人赚了多少钱。这能让他们知道?两人诉苦那是一套一套的,什么来回一趟,又是火车票又是住宿费,还得吃喝,赚的顶多够覆盖这些花销的,哪儿有剩下的。两人做这个也不是图赚钱,就是不想闲着做个废人。如今国家提倡个体经营,那他们就积极响应号召,不说做多大贡献,反正不给国家添负担。都说的这个大义凛然了,谁也不能说两人响应号召是错了。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