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高考(第3/9页)
作者:米花白
姜楠开始下笔,书写着她从警以来的难忘时刻。走下考场,坐在周知行的后车座上,姜楠和周知行开始讨论作文的立意。两人殊途同归,在周知行的文章里,奋斗的岁月,不顾危险寻找线索,是难忘的时刻。平凡的岁月里,鸡毛蒜皮、点点滴滴也是难忘的时刻。只要做好社会的螺丝钉,任何时候,都是难忘的时刻。
姜楠撇嘴,低声道:“你个马屁精。”
周知行蹬着自行车,嗐一声:“这你就不懂了吧,我这属于拔高主题,看着吧,分数不会比你的低。”
回到家,姜满城和陈金花半点儿不问成绩的事儿,只看着两人吃好喝好。用姜满城考前的话说,就是考成什么样也改不了了,还说什么呢。最好是考一场忘一场,考完了,也忘完了,这才是最好的状态呢。
不过考后还得估分,两人可不敢忘。两人又参加了第三日的英语加试,这才算是彻底考完了。
估分时,姜楠估了个三百二十八,周知行是三百二十六,两人就差了两分。别看低,如今高考总分就四百分,两人都上了三百,算是很高的分数了。
志愿的事儿家里都商量好了,京城的公安大学。毕业后能留在京城就留在京城,毕竟哪里的教育资源都没有京城的好。毕业的时候差不多是八二年了,等八三年陈金花五十岁退休,姜满城再办理了提前退休,一家人都可以搬到京城团聚。
七八年到八二年并不是做生意的好时候,毕竟谁也不知道,改革意味着什么,又能坚持多久。心里没底,谁都不敢先动。八三年那会儿,改革已经五年了,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心得。到那时,才是姜满城大展拳脚,做生意、赚取大钱的时机。
之前这五年,小夫妻俩上大学,姜满城和陈金花在油田工作,一切还是要以稳妥为主。
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儿,只说估好分数,填好志愿,剩下的就是等成绩了。交志愿那一日,恰好遇见王艰苦,她很热情地和二人打招呼:“小楠,小行,你俩估了多少分?”
看到两人的志愿,王艰苦羡慕得不行:“我考得不好,才二百一十多分,只敢报本省的农林院校,还得是中专。”
二百多分不少了,姜楠笑道:“不少了,艰苦姐你肯定能考上。”
一旁的吴建国一手抱着小男孩儿,另一只手还牵着一个大的,笑容十分灿烂。这一个多月,王艰苦被人嘲笑,吴建国自然也受了不少流言蜚语。可那又怎么样呢,夫妻俩都商量好了,吴建国的工作收入高,暂时不用动。王艰苦要是想动一动,对于没什么背景的二人,还真只有高考这一条路。
交上志愿,接下来就是等成绩了。那一个月啊,真是比考试的时候还要煎熬。王艰苦的本省中专院校,属于较早录取的一批,录取通知书还没收到,先收到了体检通知。录取不录取的不知道,能让体检,想来问题也不大。
据说王艰苦拿到体检通知的时候,嚎啕大哭。一个供养了三个弟弟的铁娘子,第一次这么哭,看得众人唏嘘不已。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