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3/11页)
作者:桐叶长
片刻沉吟后,他整肃衣冠出列,沉声道,“老臣以为,沈尚书所言极是。北梁既遣重臣携国书而来,更在边境广设济民之所,其求和之诚可见一斑。《春秋》有云: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与其劳师远征,不若以德化之。”
他双手执笏,郑重一礼:“臣亦主张,陛下当准此议和之请。”
随着王公表态,朝堂上陆续响起‘臣附议’之声。
拓跋仪目光扫过殿中纷纷附议的朝臣,心中暗自称奇。此番议和竟比预想顺利许多。
可为何当初三皇子亲赴京城议和,反倒遭逢不测?这个念头刚起,便被庆帝的怒喝打断。
“够了!”庆帝猛地拍案而起。
他枯瘦的身形在龙袍下微微发颤,眼中怒火几欲喷薄而出。
“好一个‘为国为民’!好得很!”庆帝怒极反笑。他想要议和的时候,他们百般阻挠,现在他受够了北粱的羞辱,这些臣子反倒争先恐后地主和。这莫不是存心和他对着干?
“朕看你们这些臣子,”他从龙椅上暴起,九旒冕上的玉珠碰撞出凌乱的脆响,“何曾将天子威仪放在眼里?”
身形摇晃间,侍立的老太监慌忙上前搀扶,却被一把推开。
韩焘见状,急忙上前半步,躬身劝道,“陛下息怒。诸位同僚也是各抒已见……”他偷眼观察着庆帝神色,声音渐低,“只是……只是此事还需陛下圣裁。”
这话说得很有分寸,既不得罪同僚,又给足了天子颜面。
韩焘心中暗叹。他的女儿韩望舒,当初因害庄妃毁容被罚禁足。即便后来庄妃因谋害郑淑妃被打入冷宫,圣上却始终未曾再临幸望舒。而他在朝堂之上更是处处受制于王公一派,日渐失势。
宋檀死后,庆帝性情骤变,朝堂之上动辄雷霆震怒,连他这个昔日心腹都屡遭迁怒。
就在他几近绝望之际,事情却有了转机。已经被他放弃的女儿,近日突然重获圣宠,天子脾性也日渐温和,对他更是格外倚重。正因如此,今日他才敢在天子震怒时出言劝谏。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