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老教授的点拨(第2/3页)
作者:月下火
“宝剑赠英雄,古籍赠鸿儒。能物归其主,是这套书的福气,也是晚辈的荣幸。”陆摇谦逊地回答。
周老教授小心地将书放回,示意陆摇坐下,自己也坐回藤椅,神色恢复了学者的严肃:“你们新竹镇的事,我略有耳闻。灾后重建,新镇规划,还有那个镇属矿企,搞得有声有色,是件好事。不过,”他话锋一转,目光如炬,“你前面那两任,书记和镇长,是怎么倒下的,你心里要有杆秤。他们走过的歪路,你可千万不能重蹈覆辙。”
陆摇迎着他的目光,坦然道:“周老教诲,晚辈谨记。在权力和利益面前,我选择权力。若只为追求金钱,大可以下海经商,那样或许更自由,财富积累也可能更快。但权力,能让我做更多事。”
“哦?”周老教授身体微微前倾,显出兴趣,“那你需要权力,具体是想做什么?”
陆摇没有直接回答宏大的目标,而是从自身经历说起:“我最早在市政府秘书科,是最基层的岗位。那时能感受到权力的存在和流转,却始终隔着一层玻璃,无法真正触及和运用。后来到了新竹镇,成为镇长,手中第一次有了实实在在的权力。推动新镇搬迁,成立镇属矿企……看着规划一点点变成现实,我才真切体会到,权力是实现抱负的工具。但越做,越觉得能做的、该做的还有更多。”
“所以,你需要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权力,不是为了掌控,而是为了做事。”周老教授缓缓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赏,“你是个实干家,这很好。我们现在的干部队伍,最需要的就是像你这样想做事、能做事的年轻人。”
他接着问,“那你觉得,在基层干事,最需要的是什么素质?”
陆摇沉吟片刻,道:“成熟且可行的理论指导。”
“不是权力本身?”周老有些意外。
“基层是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事务极其具体琐碎。”陆摇解释道,“下面的干部需要的是清晰、可操作的行动指南。如果上面的政策制定得不‘接地气’,脱离实际,他们为了完成任务,就很可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采取一些变通甚至违规的手段。结果可能是事办了,但路走歪了。所以,顶层设计时的理论支撑和现实考量至关重要。”
“看来你在基层这段时间,没有白待,成长很快啊!”周老教授抚掌轻叹,对陆摇的见解颇为赞许,“能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并且思考到政策制定层面的问题,你的视野已经超出了很多同级别的干部。”
两人就基层治理、干部培养、政策落地等话题深入交谈了很长时间,书房里时而响起周老教授爽朗的笑声,时而陷入沉思的寂静。
期间,一位气质干练、年约三十的成熟女子轻轻敲门进来添过茶水。她是周老教授的女儿周雯,平时负责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也协助处理一些文书工作。她悄悄打量了陆摇几眼,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
直到夜色深沉,陆摇才起身告辞。周雯将陆摇送到门口,她没有多说话。
返回书房时,她看到父亲还在灯下爱不释手地翻阅那套古籍,忍不住说道:“爸,这套书看起来很贵重,你就这么收下,合适吗?我看这个陆镇长,年纪轻轻就能拿出这么贵重的东西,未必像表面看起来那么清白。”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