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红石榴号”(第3/3页)
作者:乌衣
陈疆生低头看着她,晨光为她的侧脸镀上一层柔光,发梢还沾着昨夜加班整理资料时不小心蹭到的墨水。“但现在,”他顿了顿,“这些水果会带着他们的希望,一路甜到长沙。”两人相视而笑,无需多言,那份并肩作战的默契在眼神中流转。
在首发仪式的一侧,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交流活动也在进行着。
湘绣大师周明溪和几位弟子摆开绣架,彩色的丝线在她们手中翻飞,不一会儿,一幅栩栩如生的湘绣作品便初现雏形。几位哈萨克族绣娘围在一旁,眼神中满是好奇与赞叹。
“来,大家看这里,”周明溪微笑着招呼绣娘们,“湘绣讲究针法细腻,像这种表现水稻的纹样,要用掺针,这样绣出来的稻穗才有层次感。”她拿起银针,耐心地示范着,“你们看,先从这边起针,再交叉着绣过去……”
哈萨克族少女阿丽玛学得格外认真,她的眼睛紧紧盯着周明溪手中的银针,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老师,我可以试试吗?”她怯生生地问道。周明溪点点头,将银针递给她。阿丽玛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绣了起来,虽然动作还有些生疏,但神情专注而虔诚。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丽玛渐渐找到了感觉。她将哈萨克族传统的骏马纹样与湘绣的水稻纹样相结合,创作出了独特的图案。“看,这是我们草原上奔跑的骏马,这是湖南的稻浪,”她兴奋地向周围的人展示着自己的作品,“它们在一起,真美!”
在阿丽玛的带动下,其他绣娘也纷纷发挥创意,将民族特色与湘绣技艺相融合。不一会儿,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呈现在大家眼前:艾德莱斯绸上绣着湘绣的芙蓉花,湘绣的山水间点缀着哈萨克族的花纹……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两地文化的魅力,更象征着湘疆两地的紧密融合。
首发仪式结束后,“红石榴号”满载着新疆的葡萄、杏子、哈密瓜等优质农产品缓缓启动。车厢内,先进的冷藏设备保持着恒温恒湿的环境,确保每一颗水果都能新鲜送达目的地。而在车厢外,阿丽玛创作的《稻浪与骏马》系列丝巾,成为了首发仪式上最亮眼的存在。这些丝巾色彩鲜艳、图案精美,既有湘绣的细腻,又有哈萨克族文化的粗犷,一经展示,便受到了援疆干部们的热烈追捧。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