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石柱大捷,沈卫国败走
作者:草帽一秀
王石头冷笑一声,瞄准那个先锋官,扣动扳机。只听“砰”的一声,先锋官应声倒地,手里的大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先锋官死了!”
“快跑啊!”
看到先锋官被杀,沈家军士兵们顿时乱了阵脚,纷纷转身向后逃跑。
督战队的刀光虽然凶狠,却再也拦不住这股溃败的洪流。
第三次攻城在黎明时分开始。
沈家军驱赶着俘虏和平民,用他们的尸体填平了护城河。
血腥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让人作呕。
李柱趴在城墙上,看着下面堆积如山的尸体,胃里一阵翻江倒海。“班长,你说这些人……”
“别说了,”王石头打断他,“记住他们的样子,这就是跟沈卫国混的下场。”
战斗打得异常惨烈,双方士兵在城墙上展开了白刃战。
王石头的燧发枪已经打光了子弹,他拔出腰间的短刀,迎向冲上来的匪兵。
刀光剑影中,他的胳膊被划开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鲜血直流。
“班长,我来帮你!”
李柱见状,立刻冲了过来,用枪托砸倒了一个匪兵。
就在这时,城下传来一阵骚动。王石头探头一看,只见沈家军的士兵们纷纷扔下武器,转身逃跑。
“怎么回事?”李柱惊讶地问。
“他们撑不住了,”王石头喘着气说,“楚校长算得真准,只要伤亡达到一成,这帮土匪就会军心涣散。”
果然,没过多久,沈家军的阵脚就彻底崩溃了。
士兵们互相践踏,争相逃命,督战队的刀光再也无法阻止这股洪流。
沈卫国站在中军帐前,看着潮水般退去的士兵,气得浑身发抖。
“废物!全是废物!”他歇斯底里地喊道,“给我追!把他们都给我追回来!”
刘之勃叹了口气,走到他身边:
“大将军,大势已去,我们还是赶紧走吧。你看,这二十万大军,如今已经溃不成军了。与其在这里等死,不如听属下一句劝,咱们南下安南,还有一线生机。”
“南下,南下,又是南下!”
沈卫国看着刘之勃,又看了看远去的士兵,突然喷出一口鲜血,倒在地上。“我不甘心啊!我沈某好不容易才有今天,怎么能就这么败了?”
刘之勃连忙扶住他:“东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还可以东山再起嘛。”
沈卫国摇摇头,眼神涣散:“来不及了……一切都来不及了……”
黎明的曙光洒在石柱城墙上,映照着遍地的尸体和幸存的志愿军士兵。
王石头靠在城墙上,看着沈家军撤退的方向,对李柱说:“通知下去,打扫战场,救治伤员。接下来,该我们出击了。”
李柱点了点头,转身离去。王石头摸了摸手中的燧发枪,喃喃自语道:“楚校长……我们做到了。”
在沈家军的撤退途中,士兵们三三两两地议论着。
“我说什么来着,跟沈卫国混没有好下场。”
“是啊,早知道就该听刘先生的话,南下安南。”
“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咱们还是想想怎么活下去吧。”
“听说楚轩在石柱给百姓分田,要不咱们去投诚吧?”
“投诚?你忘了督战队的刀了?”
“现在沈卫国都自身难保了,督战队还能管得了我们?”
“也是。再说了,跟着楚轩,说不定还能有口饱饭吃。”
这些窃窃私语,像一颗颗种子,在沈家军士兵的心中生根发芽。
他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他们清楚地知道,跟着沈卫国,只有死路一条。
而石柱的方向,似乎还有一线生机。
刘之勃看着溃逃的大军,又看了看昏迷的沈卫国,暗自叹了口气。
他知道,想要说服沈卫国南下安南,已经难如登天。
但他还是决定再试一次,毕竟,这是他们唯一的生路。
“大将军,大将军,您醒醒,”刘之勃轻轻摇晃着沈卫国,“我们得赶紧走了,再不走,楚轩的追兵就来了。”
沈卫国缓缓睁开眼睛,眼神中充满了疲惫和绝望:“走?往哪走?”
“南下,去安南,”
刘之勃坚定地说,“东翁,您想想,当年赵佗在岭南建立南越国,不也成就了一番霸业吗?我们去安南,照样可以称王称霸。”
沈卫国沉默了很久,终于点了点头:“好吧,我们南下。”
刘之勃心中一喜,连忙吩咐手下准备车马。
这一路不会平坦,但只要能到达安南,他们就还有希望。
而此时的石柱城,楚轩正在查看战场的情况。
他看着堆积如山的尸体,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将军,沈家军已经撤退了,”王一飞走进来说,“我们是否要追击?”
楚轩摇了摇头:“暂时不用,先让士兵们好好疗伤休整。”他顿了顿,又说:“通知下去,对于那些愿意投诚的沈家军士兵,一律不予接收。”
王一飞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楚轩走到城墙边,望着沈家军撤退的方向,眼神深邃。
石柱大捷的塘报快马递入紫禁城。
温体仁捧着八百里加急的黄绢塘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身子微微发颤,声音却陡然拔高:
“陛下!楚轩所部不过临时拼凑的乡勇农夫,竟能以三百二十二人伤亡破沈卫国两万一千七百匪众?此等战损比例,臣恐非沙场实情,实为虚报冒功!”
他猛然转身,折扇“啪”地击在兵部尚书申用懋胸前,
“申尚书可知,寻常民壮何能至此?若非楚轩早蓄私兵、暗练精锐,断无可能!”
申用懋按剑上前,铁叶甲胄碰撞出清脆声响:
“温首辅此言差矣!《孙子兵法》有云'凡兵有四机:一曰气机,二曰地机,三曰事机,四曰力机'。楚轩凭改良燧发枪为'气机',据石柱城防为'地机',审时度势为'事机',百姓保田为'力机',四机皆备,方能以寡击众。
沈贼虽众,皆为劫掠成性的乌合之众,遇死战之师必溃,何足为奇?”
他扬起塘报,朱批战损数字在晨光中醒目,
“且石柱兵虽为百姓,然皆有保田护家之心,与沈贼驱迫的匪兵相较,士气天差地别!”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