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朝鲜之乱
作者:天玺
“首长,你说这朝庭在搞什么鬼名堂,不是已经停战了吗?怎么气氛还搞得这么紧张呢?”,姜海风尘朴朴地走进了龙天的办公室,一脱军帽甩在了龙天的办公桌上。
姜海调回武警总队之后,龙天准了他一个月的假,让他回福建老家祭祖探亲,不过假期才过了一半,姜海就迫不及待地回来了。
龙天放下了手中的笔,起身倒茶,满面笑容地说道:“这么快就回来了?还是军营好吧,嘿嘿,什么事情把咱们的姜副总给气成这样啊?慢慢说”。
姜海愤愤地坐了下来,满脸都是怒气,“妈的,都停战了,还在不停地往福建增兵,泉州港那边更是紧张,除了一万官兵常驻港口之外,对来往的船只和行人盘查得近乎苛刻,妈的,还想搜老子的身,我差点掏枪崩了他”。
龙天的眉头微微地皱了皱,不过很快笑容又浮了上来,“呵呵,大概的情况我也知道一些,只能说你太不了解我们的这位皇上了,换个位置想想,如果在你的身边有这么一支强大的部队,你还能睡得着觉吗?虽然已经停战了,不过朱棣还在防着我们呢,历代皇帝都把江山看成他自己的财产,连睡觉都会睁着一只眼睛,防止有人抢了去,呵呵,你也别生那么大气,我想总有一天,他朱棣会明白我们的诚意的,防人之心不可无,互相理解一下吧”。
自六月罢兵休战之后,朱棣虽然求仁得仁,不过对于台湾他仍有些莫名的恐慌,自明军退回福建之后,朱棣仍然不敢掉以轻心,为了防止龙天言而无信率军“反攻大陆”,除了驻福建长乐的十万大军之外,他又下旨从各地征调了二十万大军驻扎在福建沿海地区,有了三十万大军筑成的第一道海防前线,这才让朱棣稍稍地放宽了一些心思。
从表面上看,泉州港已经重新对台开放,两岸的正常交流又得以重新恢复,不过大明朝庭在泉州港加强了盘查力度,严禁一些诸如钢铁、黄铜等战略物资流入台湾,两岸之间的经贸往来仅仅局限于民用品。
除此之外,朱棣深知龙天有走私的“前科”,所以着福建水师加强沿海一带的巡查力度,严厉打击走私行为,这种变相的封锁一度让龙天和马雯婷头痛不已。
当然龙天也毫不示弱,为了报复朱棣的小心眼,龙天拒绝了兵部想从台湾购置一万支马枪的要求,理由很简单“没铁没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来料加工可以考虑,否则一切免谈”,为此兵部数次奏请解除对台湾的铜铁封锁,不过朱棣迟迟没有批准,两岸间的军品贸易领域目前还是一片空白。
永乐七年九月初九,又是一年的重阳佳节,整个中华大地笼罩在一片节日的气氛之中,当然也包括台湾,大街小巷房前屋后,朵朵秋菊傲然绽放出一片浓浓的秋意,菊花酒、重阳糕在这一天异常畅销,台湾休闲食品厂在这一天赚得杯盆钵满,胖乎乎的厂长眼睛都笑成了一丝缝。
“首长,朝鲜出事了”,姜海急匆匆地跑到了龙天面前,后面还跟着一个陌生的年青人。
龙天此时正坐在军营的花坛边饶有兴致地品茶赏菊,要不是马雯婷实在走不开,两人早就携手登山去了。
“朝鲜能出什么事?再说了也不关咱们的事啊”,龙天放下手中的茶杯,若无其事地说道。
姜海一提朝鲜,龙天这才想起来,他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李忠贤了,去年龙天把换装后多余的五千支一号马枪统统处理给了李忠贤,也让他大赚了一把,后来又陆陆续续地卖了一百万发马枪子弹给他,自今年年初之后,就再也没有了李忠贤的消息,双方的军品贸易随着朝庭的封锁到此结束,即使有贸易来往也集中在民用领域,但那是马雯婷的事了,龙天不管。
“首长,你看看他是谁?”,姜海把跟在后面的年青人推到了龙天面前。
龙天抬头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总有种似曾相识之感,但一时间又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
“你是。。。。。。”,龙天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又一个场景,辨认了好久之后,龙天突然惊叫了一声:“李二旦,是李二旦,你怎么来了?”。
李二旦是朝鲜马枪军的一员,是龙天去年在朝倭之战中认识的,在忠州牧保卫战结束之后,李二旦跟随龙天打下了清州牧,此战他立了大功,李二旦通晓汉语和倭语,在龙天看来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战争结束之后他重新被调回了王宫,专伺王宫的安全禁卫事宜。
“首长”,李二旦并没有过多的兴奋,他突然间跪在了龙天面前号淘大哭,“首长,我终于见到你了,现在只有你能帮助我们了,朝鲜完了”。
“朝鲜完了?什么意思?难道倭国又打过去了?”,龙天扶起了李二旦,非常惊讶得问道。
李二旦的话让龙天有些莫名其妙,据他所知自去年的朝倭之战结束之后,朝倭两国之间并没有发生二次战争,况且在龙天的心里,他对朝鲜王李芳远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他也曾经发誓除了贸易之外,绝不再管朝鲜的事。
李二旦神情悲戚衣履不整,一边抽泣一边断断续续地向龙天讲述起了朝鲜之乱的全部经过,听得龙天摇头叹息不止,转而勃然大怒。
朝鲜原名高丽,1392年大将李成桂发动政变夺取政权,改国号为朝鲜,这个国号还是当时在位的明太祖朱元璋钦点的,李成桂即王位之后,诏立第八个儿子李芳硕为世子,结果引起了五子李芳远的极度不满,
1398年李芳远发动了第一次政变,史称“王子之乱”,冲入宫中杀死了世子李芳硕,并且胁迫李成桂让位给第二个儿子李芳果,1400年李芳远又发动了第二次“王子之乱”,顺利夺取了王位,可以说和明成祖朱棣一样,李芳远的王位来得也是不明不白、不干不净,这也为接下来的内乱埋下了隐患。
今年六月,李芳远调动大军齐集全罗道,准备从倭国手中夺回济州岛,不过也就在此时,一场蓄谋已久的宫廷政变正悄然登场,政变的目标当然是王宫中那把独一无二的椅子,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场政变的发起者竟然是李忠贤和废王李芳果。
李芳果自被赶下台后,一直处于软禁状态,朝臣惟恐避之不及,不过李忠贤除外,自从李忠贤从台湾购买了五千支马枪之后,他在马枪军中秘密地安排了自己的心腹,名义上这支部队由李芳远直接统领,其实李忠贤才是这支马枪军的真正将领。
自朝倭之战结束后,李忠贤在朝鲜国内声名鹊起,对于这次战争,朝鲜王国的史书上并没有出现龙天的身影,所有的功劳都归于李芳远的英明神武,以及李忠贤的大智大勇上,也正是因为如此,李忠贤便渐渐地有些不可一世起来,慢慢地他已经不再满足于议政府左议政这个职位,他还有更高的追求。
当然如果由他来取代李芳远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他毕竟是个外臣,即使顺利夺取了王位,也难以使天下人臣服,所以为了攫取大权,满足自...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