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四年之后(第2/3页)
作者:凌霜候
文渊阁乃是弈国公室的藏书之处,里面囊括了天下所有的经史子集,古今孤本共计十万余册,言慎在十四岁正式结束十年苦读之后,便时常来此处遍览群书。
而最近他来文渊阁的次数开始变的愈发频繁,可以说每天都要呆上一两个时辰。只因他隐隐有种直觉,这天下将会迎来一场剧变,而父亲的身子却恐怕也支撑不了多久了,就像那日医官所说的,五年已经是最大期限。
因此,他必须要未雨绸缪,必须要逼迫自己不断的强大起来,不管是武也好,文也罢,他都必须要出类拔萃,才有可能带着弈国一同存活下去,这是他注定要背负的重担,除了直面,别无选择。
一扇山水屏风后,言慎正聚精会神的研读着一本兵书,书案上还零零散散的堆放着好几本山川地理的游记和各国人物的传记。
窗外阳光正好,清风透过花窗,吹起垂落的两缕鬓发,宛如诗画中的少年郎。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文渊阁外的树叶绿了又枯,枯了又绿,轮回着四季的更替,每一本书上都留下了少年翻阅的指印。
武英殿前的刀剑默默的见证着弈宫的日升月落,春去秋来,每一块练剑石上都刻下了少年的痕迹。
花开花落,潮起潮升,时间如白驹过隙,倏忽而已,数载光阴不过转瞬。
四年后。
上雍城大街。
“主子您瞧,如今的上雍城可比几年前繁华多了!”
“是啊,自从主子推行新政之后,我大弈的百姓们可比以前富庶了不少,就连这主城大街上的酒楼啊都变多了呢。”
熙熙攘攘的上雍城中,一名风度翩翩的俊美青年正悠然的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漫步,青年的身后还亦步亦趋的紧跟着两名身穿箭袖劲装的随从。
但见这名青年穿着一身浅白锦带云纹袍,脚蹬一双乌面白底錾金靴,油亮的长发在头顶梳起一卷发髻,套在一顶精致的白玉发冠中,玉冠两边垂下两根淡黄色丝质冠带,与耳后的两缕长发交缠在一起。
青年面白星目,眉如墨画,神情恬淡清冷却又不怒自威,面对身后两人的称赞之词,也只是淡淡一笑并不答话。
这位被称作主子的俊美青年自然便是言慎。
大半年前,年满二十岁的言慎在文武百官面前举行了加冠礼,宣告着他已经迈入了弱冠立身的年纪。
而就在这个典礼上,久病未愈的弈王突然向众臣诏告,册封言慎为监国世子,总领大弈一切军政要务,代行监国。
自那以后,言慎便开始了他的正式执政。
而这半年多以来,弈王的身子也是一天不如一天,到后面已经无法正常走路,每每出行都必须要有两个人搀着才行。因而弈国朝堂内外的事情,基本上都是言慎在定夺决断。
在监国的这段时间里,言慎继续重用新秀,打压旧门阀士族。他拜国相甘挚为太傅,表面上是尊崇他,实际上就是给他安一个看似荣宠但没有半分实权的虚衔来分散他的权力,因为按照弈国律法,太傅是不能直接参与政务决断的。
甘挚自然也是明白言慎的用意,但他无法拒绝,不仅是因为他身为弈国老臣,不好公然带头来对抗未来的储君,更重要的一点是,言慎已经开始明里暗里的将手伸向了士族们最大的倚仗——私军。。
甘挚一被削弱权力,那些旧门阀们便立马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一时间各大士族之间频繁往来走动,暗地里达成各种妥协交易,整个弈都暗流涌动,犹如一只巨大的火药桶。
而为了防止那些老士族们铤而走险,言慎更是直接调来了大批的禁卫加强巡防,将整个上雍城封禁的跟铁桶一般。
除此之外,他还多次前往弈都三大营,提拔了一大批新人军官,用尽各种手段将原本旧士族的私军逐步编入三大营麾下,统一归王室调遣。
当然,言慎也十分清楚当下还不能与老士族们彻底撕破脸皮,因此当他把士族们的私军给废掉后,又立马晋升了好几位士族大家的爵位,赐予了大量的田宅和金银。并且他还以弈王的名义,褒奖这些门阀士族,称他们是自愿向君王进献私府甲兵,实乃志虑忠纯,然后再将这些消息迅速的散播出去,传遍全国,惹得这些老士族们有苦难言,只得暗吃哑巴亏。
当暂时压制了老士族的势力之后,言慎便又开始紧锣密鼓的推行一系列新政。
他先是采纳了沐渊和叶九仁的建议,大力鼓励垦荒,凡百姓开垦新田者皆可免除头五年的赋收,尔后又订立新规,废除商贾及手工杂税,开放边境商贸。
如此一来,短短旬月时间,弈国新田数量激增,百姓们劳作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而各国商人也纷纷闻讯而来,想在弈国优越的经商环境中分一杯羹。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