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物理剥离(第2/3页)
作者:阿辉老师
孙建军重新戴上操作手套,目光再次聚焦于屏幕。
柔性探针的顶端,一个微型的、如同蟹钳般的机械爪缓缓张开。
这个机械爪由记忆合金打造,可以通过微电流精确控制其开合角度和力度。
“启明,持续监控装置的能量波动和任何可能的通讯尝试。一旦有异常,立刻警告。”
陆宸在心中对“启明”下令。
【明白。已启动最高级别监控。】
机械爪小心翼翼地靠近那个已经“休眠”的金属水蛭。
它的动作极度缓慢,每一次微小的移动,都伴随着孙建军额头上渗出的细密汗珠。
“接触目标外壳,无异常反应。”
孙建军低声报告,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安抚众人紧张的神经。
机械爪的两个“钳尖”轻轻触碰到了装置的陶瓷外壳,然后试图找到一个合适的夹持点。
这个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因为装置的形状不规则,且紧密贴合在线缆束上。
“左侧下方约0.5毫米处,材质密度略低,可能是外壳的薄弱点或接合缝。”
陆宸的声音及时传来,为孙建军提供了关键信息。
“收到。”
机械爪微调角度,准确地夹住了陆宸提示的位置。
“开始施加剥离力……0.1牛顿……0.2牛顿……”
孙建军的声音沉稳得像一台精密的仪器。
屏幕上,可以看到那个金属水蛭在外力作用下,开始有极其微小的松动。
但它与线缆的连接似乎异常牢固,并非简单的物理吸附。
“它的前端探针,似乎刺入了线缆的绝缘层,形成了某种半永久性的连接。”
苏晚晴根据放大的图像分析道。
“强行剥离,可能会损伤线缆,甚至再次激活装置。”王院士忧心忡忡。
就在这时,陆宸突然开口:“孙总工,尝试用微电流刺激一下机械爪与装置接触点。”
“它的外壳复合陶瓷材料在特定电场下,可能会产生微弱的压电效应,从而导致其与线缆的结合力暂时降低。”
这又是一个匪夷所思的提议,利用材料的逆压电效应来辅助剥离。
孙建军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没有丝毫犹豫:
“小张,给机械爪加载一个1.5伏,频率30赫兹的脉冲微电流。”
“是!”
随着微电流接通,原本纹丝合缝的连接处,似乎出现了一丝肉眼难以察觉的间隙。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