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电子对抗
作者:阿辉老师
孙建军紧盯着操作台上的高清影像。
那根比绣花针粗不了多少的柔性光纤探针,正由机械臂以亚毫米级的精度,
缓缓探入“战狼一号”左肩关节A2驱动单元外壳与散热模块的预留线缆通道。
这条通道内径仅3.5毫米,探针在其中穿行,如同在迷宫中摸索。
观察室内,落针可闻。
苏晚晴目光在实时传输回来的探针视角影像和陆宸的生理参数监控界面之间飞快切换。
王院士和赵建国站在孙建军身后,神情凝重,大气都不敢出。
“左前方0.3毫米,有微弱电磁干扰,疑似装置的待机信号。探针前进速度减缓,避开该区域。”
陆宸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带着一丝因精神高度集中而产生的特有沙哑。
他此刻正通过“启明”的辅助,将自己对机体内部的细微感知与探针传回的物理参数进行实时比对。
“收到。”
孙建军沉稳回应,手指在控制面板上轻点,机械臂的动作愈发轻柔。
探针顶端的微型摄像头,将内部的景象放大后呈现在主屏幕上。
错综复杂的线缆如同热带雨林中的藤蔓,微小的传感器和驱动元件星罗棋布。
“看到了,”
孙建军低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发现猎物的冷静。
“那东西像个金属水蛭,吸附在线缆束上,颜色与周围环境几乎融为一体。”
屏幕上,那个被X射线标记出的异常点终于露出了狰狞面目的一角。
果然如“启明”分析的那样,细长而不规则,紧贴着一根核心数据传输线缆,另一端则隐蔽地指向关节的某个关键轴承。
“它的供能方式很独特,”
陆宸的声音再次响起。
“似乎是寄生式的,从宿主线缆窃取微弱电流维持待机,一旦激活,才会启动内部的微型化学电池,或者直接利用窃取的能量进行高频干扰。”
“设计得真够阴险的。”赵建国冷哼一声。
孙建军没有分心,他的全部注意力都在那个微小的“水蛭”上。
“苏研究员,启动太赫兹光谱仪,对目标进行精确扫描,分析其外壳材质和可能的内部结构。”
“明白!”
苏晚晴立刻操作起来。
很快,分析结果显示,装置外壳采用了某种特殊的复合陶瓷材料,具备极强的电磁屏蔽和抗腐蚀性,内部似乎有不止一个能量核心和信号收发单元。
“孙总工,这东西的结构比我们预想的要复杂。”
苏晚晴的语气有些担忧。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