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想搞什么名堂

作者:小小小猪猪侠
  “元。”
  过了很久,朱标才轻轻吐出一个字。
  没错,就是元廷!
  因为无论是浙东先生还是江南的文官士族,都在元廷担任过官职。
  就连刘伯温,也曾效力于元廷。
  事实上,朝廷中的大多数官员都有过在元廷任职的经历。
  这时,朱标怎能不明白朱棡的意思?
  小明王之死虽然关乎正统问题,但在朱元璋未表态之前,这无疑是谋逆重罪。
  一旦此事公开,牵涉其中的所有官员都将面临满门抄斩的命运。
  毕竟此时的大明已非初创时期,不可能因人手不足就网开一面。
  “确实如此,是元廷。”
  “那么你为何不考虑一下,若小明王未死,而老爷子从他那里受禅继位呢?”
  “那时元朝的法统就会彻底消失,因为小明王的韩宋政权虽属偏安,但其根源仍来自宋统。”
  “那些曾在元廷任职的人,以及他们的祖先有过在元廷供职经历的,又该如何自处?”
  “因此,倘若太祖不从小明王处继承正统,反而如今日这般直接登基称帝。”
  “那些曾在元廷任职的文人,便可以安心继续效力于我大明。”
  “不然一旦局势有变,太祖只需一句话,就能让他们万劫不复。”
  听罢,朱棡沉思良久,方始说道:
  “所以杨宪拿小明王之死当作投诚的信物,借此拉拢浙东、江南一带。”
  “至于廖永忠,自始至终不过是他手中的工具罢了。”
  “我现在也明白了,为何廖永忠会选择除掉小明王。”
  “因为他足够忠诚。”
  朱标握紧拳头说道:
  “的确足够忠诚。”
  “而且杨宪出身于检校,是太祖身边的亲信。”
  “再说,小明王这样的事,怎能劳烦太祖亲自开口?”
  “那么,又有谁能更合适地找上廖永忠呢?”
  “唯有杨宪。”
  “所以廖永忠绝不会对杨宪产生怀疑。”
  朱棡接口道:
  “不错,当时尚未建国,即便淮西与浙东、江南之间有些摩擦,”
  “也不至于发展成后来那样的对立局面,一切仍以太祖统一天下为首要。”
  “加之杨宪与廖永忠素有交情,只要他出面,必定极具说服力。”
  “毕竟淮西功臣一开始就主张让太祖脱离小明王韩林儿。”
  “更何况即将建国,太祖想要除掉小明王,在廖永忠眼中也属正常。”
  “以他对太祖的忠诚,确实可能做出这种事。”
  对此,朱标点头附和,看着朱棡道:
  “老实说,杨宪确实很聪明。”
  “若非糊涂,胡惟庸真不一定能胜过他。”
  “终究这场针对韩林儿的绝境,杨宪不仅在浙东、江南广结善缘,还让自己置身事外。”
  “至于廖永忠兄弟为太祖立下的显赫战绩,身为开国功臣,顶多不过是个揣测圣意的罪名罢了。”
  朱棡依旧颔首说道。
  “不会死,反而会因功受赏。”
  “即便表面上有所责罚,也不过是暂时的。”
  因为在廖永忠看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太祖。
  即便廖永忠能想通,他也绝无胆量去质问太祖。
  朱标微微点头回应。
  这并不奇怪,徐达曾称赞朱棡和朱标为新一代的领军人物。
  仅仅通过寥寥数语,就能把小明王去世的真相梳理得清清楚楚,这份智慧实在令人震惊!
  “所以太祖可以错杀功臣,却难以察觉文臣内心的隐患。”
  “因此廖永忠不该死,至少不该这样不明不白地死。”
  朱棡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说道。
  “早朝结束后,我会派人邀请廖叔到御书房,你一同前往。”
  完全想通后,朱标眼中闪过一道复杂的神色说道。
  “哦?又开始称廖叔了?”
  “为何不再叫廖永忠了?”
  朱棡听罢,带着几分戏谑打量着朱标。
  毕竟连他都没料到,你朱标这长相堂堂的人,也会玩双重标准。
  还没复盘小明王之死的时候,一口一个廖侯,一口一个廖永忠。
  如今刚复盘完,朱标就立刻改口,唤作廖叔。
  好啊,老朱家的人都爱这一套,是吧?
  “如果廖永忠真的欺上瞒下,那为了太祖,我自然不会放过他。”
  “但如果事情真如我们推测的那样,廖永忠只是杨宪的棋子,那我会向廖叔敬茶赔罪。”
  面对朱棡带着玩味的笑容,朱标依然保持着严肃的态度说道:
  “太子向朱棡奉茶请罪?”
  听到这话,朱棡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问道:
  “太子为何不可奉茶请罪?”
  朱标依旧点点头回应:
  “那就随你吧。”
  朱棡毫不在意地搭着朱标的肩,笑着说道:“不过别让廖先生太过惊慌。”
  “自你奏疏救下廖先生后,他便和宋国公、卫国公走得愈发密切。”
  对于朱棡的言辞试探,朱标没有放在心上,反而低声看向他道:
  “淮西的勋贵们,哪个不是这般亲近?”
  然而朱棡只是挥了挥手:
  “走吧,该上朝了。”
  朱标看着逐渐敞开的宫门,没有多说什么,接着迈步向前说道:
  “走吧。”
  朱棡也点头,跟上了朱标的脚步。
  朱棡当然明白朱标的意思,但终究没说出口。
  ------------
  “咚——”
  雄浑的鼓声在奉天殿内回响,庄严而肃穆。
  大殿之中,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站姿笔直,静静等候。
  随着一声清脆嘹亮的唱喏,众臣目光齐齐聚焦。
  只见朱元璋头戴玄黑翼善冠,身穿赤红金龙纹绣长袍,缓步登上大明最高之位。
  “臣等叩见陛下!”
  “陛下、、万!”
  顿时,群臣伏身,声音震天,响彻奉天殿。
  “平身吧。”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满意,才缓缓摆手。
  “谢陛下。”
  群臣方才站起。
  “廖永忠?”
  随即,朱元璋眉眼间忽而微沉。
  廖永忠之事,朝廷内外无人得知,表面上只说他需休养,不便参与朝议。
  自洪武八年始,廖永忠便不再上朝,每日在家无所事事。
  这实则是朱元璋对他的惩罚。
  然而今天,廖永忠竟破例出现在朝堂上,而年初告病休养的邓愈也一同到来。
  “陛下,臣有事上奏。”
  正当朱元璋沉思时,武勋序列第二位的平凉侯费聚迈步而出,向着朱元璋行礼说道。
  “讲。”
  朱元璋回过神来,挥手示意。
  “启禀陛下,宋国公命臣代为呈递奏章,请求回京。”
  说着,费聚将奏章交给太监呈给皇帝。
  “准奏。”
  朱元璋接过奏章略作浏览,随即点点头表示同意。
  “冯胜要回朝?”
  然而,朱元璋表现得十分平静,右丞相胡惟庸却瞳孔微缩。
  冯胜回朝这样的大事,胡惟庸居然毫无察觉?
  这是冯胜刻意隐瞒,还是临时起意?
  胡惟庸心中迅速闪过无数念头。
  不过很快,他又把目光移向晋王朱棡。
  昨日晋王才上朝,今日冯胜就递交了回京的奏章。
  显然,这位宋国公此番回京,大概率是为朱棡助阵。
  旁人或许不知,与李善长关系密切的胡惟庸怎能不清楚?
  晋王私下最亲近的勋贵大臣,除了已故的常遇春外,仅剩两人。
  而这两人,皆是开国六大功臣之一。
  他们便是卫国公邓愈和宋国公冯胜。
  如今,邓愈之子邓镇以及冯胜之侄冯诚均在晋王手下效力。
  就在胡惟庸思虑之际,朱棡慢慢转过头,对着胡惟庸露出一丝笑意。
  短暂的一瞬,两人的目光便交汇在了一起。
  朱棡的眼神依旧深邃莫测,而胡惟庸的双瞳虽显混浊,却透着几分世故与精明。相比之下,朱棡已褪去年少时的青涩,取而代之的是沉稳与锋芒。
  “晋王殿下果然名不虚传。”
  胡惟庸微微眯着眼,收回视线后仍心潮起伏。这位能在塞外将北元势力彻底压制的晋王朱棡,眼中流露出的神秘与深邃,直逼皇帝朱元璋。
  而且胡惟庸隐约从中察觉到一种警告之意。
  此人绝不能继续留在京城,否则必成自己的大患。必须尽快将朱棡送返太原。
  “你这只老狐狸,暂且先陪你玩玩。”
  而朱棡的目光掠过,唇边泛起一丝寒意。
  他岂会不明了胡惟庸的盘算?可别以为他朱棡还是过去的那个他。
  这三年,他在太原整顿政务,或是在草原上驰骋,这些并非三言两语能说得清。
  朝廷只知朱棡战无不胜,却从未考虑过,草原乃北元的根本之地。
  想要击败扩廓帖木儿和北元,朱棡所面对的艰难困苦,又有几人知晓?
  毕竟北元的实力远超想象。
  若非朱棡自幼熟谙兵法,又背负着超越这个时代近千年的知识,他未必能战胜北元。
  然而这一切也让朱棡迅速成长,如今的他已今非昔比。
  切莫轻视已然蜕变的晋王。
  “启奏陛下,臣有事禀报。”
  就在众臣各怀心思之际,鄂国公常遇春迈步而出。
  “说吧。”
  不只是朱棡,朱标和徐达,甚至秦王朱樉的心里也都瞬间掠过同样的想法。
  “说吧。”
  朱元璋依旧保持着平静。
  “还请陛下替老臣主持公道啊!”
  顿时,悲愤交织的声音在殿堂内响起。
  随即,常遇春重重跪下,脸上写满了怒火。
  看到这一幕,满朝文武无不惊讶,不明白常遇春到底想搞什么名堂。
  让朱元璋给你主持公道?
  开什么玩笑,老兄。就凭你女儿是太子妃的地位,整个大明,除了老朱,谁敢欺负你常遇春?
  但其中一些官员的脸色却迅速变化,他们是江南籍贯的朝中文官。
  常遇春跑到这里请求朱元璋主持公道,再加上吕家灭门之事,凭他们的智慧,自然能猜到必定是东宫出了问题,而且是足以让吕家灭门的大事。
  就在这一刻,离得最近的江南文臣互相使了个眼色,彼此间都带着难以掩饰的震惊。
  这还用怀疑吗?肯定是吕本的女儿对太子妃常清韵下手了。
  “真是个笨蛋!”
  所有已经明白事情原委的江南文臣心中暗骂一句。
  难道吕家不懂江南地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吗?
  怎么敢贸然对付太子妃常清韵?
  难道他们想带着所有的江南士族陪葬不成?
  “好家伙,若不是事先商量好了,我都以为是真的。”
  站在朱棡身边的朱樉靠近朱棡低声说道。
  “都是演技高手。”
  朱棡看了眼上方的朱元璋,心中也不禁感叹了两句。
  “陛下,太子侧妃吕氏勾结太医院谋害太子妃,所以老臣恳请陛下彻查!”
  此语既出,朝中内外,无不震惊!
  ------------
  “太子侧妃杀害太子妃!”
  话音刚落,朝廷内外,文武官员皆为之震动。
  果真如此!
  隶属于江南士族的文官们,双腿一抖,内心对吕家更加怨恨。
  吕家虽说也是江南显赫世家,吕本还坐上了太常寺卿的位置,怎会如此糊涂?
  况且既然踏入了东宫,何须急功近利,岂不是可以慢慢筹划?
  这也怪不得吕家要被满门抄斩!
  “谋害太子妃?”
  朱元璋听罢,脸色骤变,说道:“鄂国公,你可清楚自己在说什么?”
  但他内心却欢喜至极,果然还是自家兄弟最懂他的心意。
  只是这奉天殿中的戏码,还得接着演下去。
  “陛下好计策。”
  朱亮祖与胡惟庸再度抬眼看向上方的朱元璋,心中默念。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

本站强推:

你来时盛夏 不可名状的路人甲 遇见月光 小村医 蝶笼 [天幕]皇帝聊天群 爱后即焚 稍纵即病[gb] 极道暴君! 美人娘亲被巧取豪夺后 人类管理员 与位高权重老婆重生日常 早上好 当我追尾劳斯莱斯后 山河志异 陈大夫,孩子醒了[七零] 她与男魅妖结为道侣/道侣病弱不可弃 惊山月 文工团美人认错随军对象 我站的CP不能BE

热门推荐:

捞尸人 1979黄金时代 重回1982小渔村 魅力点满,继承游戏资产 Z世代艺术家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晋末长剑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路明非,不卷你屠什么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