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第2/3页)
作者:makerr
一个留着波波头的女孩声音带着些许激动。
“看了看了!我特意跑去神保町才买到的,书店老板说每天都好多人来问呢。”
另一个穿着格子裙的女孩附和道。
“写得太真实了,渡边君的迷茫,直子的脆弱,简直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写照啊!”
“是啊,我感觉比之前三浦幸介那本《都市的迷宫》要深刻多了,虽然主题有点像,但感觉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
“就是啊,里面有些描写还挺大胆的,怪不得之前有传言说被大出版社退稿了呢。”
伏见清辉的面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端起杯子,又喝了一口已经没什么味道的麦茶。
但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这就是读者的声音,最真实,也最直接的反馈。
安井真绪则不动声色地朝他递过一个“你看吧”的眼神,嘴角带着笑意。
口碑确实在扩散了。
读者之间的口耳相传,往往比任何刻意的宣传都更有效。
等那几位女学生走过了之后,伏见清辉才再次开口:“下一步,就要考虑怎么扩大铺货范围了。”
“嗯,这些天我也一直在跑其他的独立书店。”
安井真绪放下筷子,从包里拿出一个小记事本。
“因为之前那几家书店卖得好,再加上佐佐木教授的书评和星野小姐的推荐,现在有不少书店都主动联系我,表示愿意进货。”
“昨天下午,我还去了一趟代官山那边的茑屋书店。”
“那边的采购负责人对《挪威的森林》非常感兴趣,初步意向是想先生五十套试试水。”
茑屋书店,这在后世可是大名鼎鼎的文化地标。
它们不仅仅是书店,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提案场所,选书品味向来独到,在年轻人中影响力很大。
“能进入茑屋,那确实是个好消息。”伏见清辉说道。
日本的图书流通体系,核心在于几大取次。
绝大多数出版社的新书,都需要通过取次才能铺向全国的书店。
而自费出版物或者小型出版社的书,往往很难进入这个主流渠道,只能依靠与独立书店一家家谈判。
“是的,如果茑屋那边能打开局面,对我们后续和其他大型连锁书店谈判,会很有帮助。”
安井真绪分析道。
“不过,东贩和日贩那边,还是老样子,油盐不进。”
她又补充了一句,语气中带着些许无奈。
那些大取次,对于没有出版社背景,又非名家作品的书,一向是爱答不理的。
虽说目前《挪威的森林》已经展现出惊人的市场潜力,但大公司的反应总是要慢一拍的。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