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大扫除”和“大换血”(第4/13页)
作者:风时运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要沉下去,拜群众为师,向实践学习。这对你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郑仪的指示,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既给了陈匣明确的工作方向,也对他个人提出了殷切期望。
“到了临川,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郑仪开始传授工作经验,语气像一位耐心的师长。
“一是要把握好‘挂职’与‘实职’的关系。你是去工作的,不是去‘镀金’的。要真正把自己当作临川班子的一员,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但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是‘挂职’干部,要尊重刘航同志的领导,维护班子的团结,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
“二是要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虚心学习临川已有的好经验、好做法,尊重临川的实际。同时,也要敢于思考,勇于提出建设性意见,不能人云亦云,当‘太平官’。”
“三是要把握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坚持原则是底线,但在具体工作方法上,要讲究策略,注重实效。要善于团结同志,包括那些有不同意见的同志。”
郑仪的教诲,深入浅出,充满了政治智慧和人生阅历。
陈匣听得心潮澎湃,又深感责任重大。
他知道,郑书记说的这些关系,绝对是一个挂职干部最需要明白的。
这不仅是工作指导,更是一种政治上的培养和点拨。
郑书记是在手把手地教他,如何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立足、做事、成长。
“郑书记,您的教诲,我一定牢记在心!”
陈匣的语气充满了感激和决心。
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www.dingdianxh.com